“换成别人也会像我这样做,全国都在抗击疫情,先顾大家再顾小家啊,再说了,干好自己的活儿是我的本份!”这是郭超——学院后勤管理处一名普通物业工作人员的心声。
郭超是一名普通的物业工作人员,平时兢兢业业做好学院的环境卫生工作,干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活儿,疫情发生后,他仍然踏踏实实地干着和平时一样的工作,好像没有任何的改变,却又与往常那么地不同。
郭超的家在河北固安,长年独自一人在北京打拼,驻守校园,只有春节才回老家,今年春节前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还没来得及踏上过年的归途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抗“疫”工作中。家里年迈的父母、瘦弱的妻子和上初中的孩子都很担心他,不断打电话催促他尽快回家,“钱可以不赚了,回家吧!命要紧!”“不是钱的问题,是这份责任!如果大家都临阵逃脱,谁来防控病毒?”虽然对家人深感愧疚,但是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
自疫情发生以来,郭超每天早上6:30准时上岗,召集当班人员进行早班会,安排一天的工作。为了做好员工健康信息整理,他将每位员工的家庭地址、家人情况、交通出行、体温体征等信息编制成个人档案,贴上标签,用文件夹夹好整齐的码放在物业疫情防控办公室,便于大家一早来上班时就能及时填报、更新信息、掌握动态。在最初统计人员信息的那几天,因物业人员较多且以外地人为主,统计工作量非常大,他通宵达旦加班加点,一个接一个打电话,扫码填报,及时准确地统计好每一个人的信息,无一纰漏。
学院公共区域的消杀防护工作是物业人员的主要工作,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工作。消毒液的配比浓度决定其消毒效果,郭超总是严格按照规定浓度进行稀释勾兑,每天4大桶和24小桶消毒液,他一丝不苟地配兑,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配好消毒液,他还细心地将每个桶上用粉色标签纸写上工人的姓名逐一码放,唯恐大家拿错了影响消毒工作。时间长了,郭超身上的衣裤被腐蚀了,手上的皮肤皲裂了,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但这些伤痛比起防控工作都不算什么,他没有跟任何人叫过苦,喊过累,只是默默地坚持着。
每天上午和下午,物业人员要对校园进行2次消毒喷洒,郭超和物业的同事们一起,背负32斤重的消毒液穿梭在校园各个楼宇之间,从后勤楼到行政楼,从公寓楼到综合楼……一趟消杀工作下来,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季,他们身上的衣服也都完全湿透,汗水混杂着药液,却掩不住完工后那一张张欣慰的笑脸。严格消毒的同时,郭超每天还要对所有消杀区域进行2次巡查,楼道、卫生间、电梯间、垃圾桶,每一处都要认真仔细的检查,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按照流程?是否填写记录?全部检查下来至少需要2个小时,楼上楼下弯腰曲背,手机微信运动上每天18000步的步数无声的记录着他的履职敬业和恪尽职守。一步步、一层层,他就是这样用执着的脚步丈量着校园卫生消毒工作,辛勤的汗水播撒在每个疫情防护的角落。
学院健康隔离观察区入住人员一日三餐的配送,也是后勤环境治理党员突击队的工作。作为突击队的一员,郭超主动请缨送餐任务。在完成校园消杀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天早7:30、午11:30、晚5:30,郭超都会准时去食堂取餐。一次拿不完,再跑第二次。有人不吃米饭,有人菜里要单放花椒,他都熟记于心,确保不会发乱。虽然已经精疲力尽,虽然他自己还饿着肚子,但为了让观察区的人员吃上热乎的饭菜,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他一次次用心坚守着!
在学院疫情防控一线,在后勤管理处,有太多像郭超一样在疫情期间始终坚守岗位,扎实履职的普通工作者。王小伟每天做着消毒保洁工作,一天没有休息;李尧抛下刚出生8个月的宝贝,坚守岗位不曾回家;彭红艳因为对工作的严格要求多次急得掉眼泪,擦干眼泪又继续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些平凡的劳动者坚守着他们平凡的岗位,就像一颗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却又坚定不移。他们用敬业奉献的精神诠释着职责与担当,他们是学院疫情防控战线上毫不松懈的螺丝钉,他们用螺丝钉的坚守将疫情阻击在校园之外。
向你们致敬,学院疫情防控战线上的每一颗螺丝钉!
(校宣传部 后勤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