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攻坚克难 书写高校扶贫奋进之笔

日期:2019年10月16日  来源:教育部  阅读:

攻坚克难 书写高校扶贫奋进之笔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30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指出,“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教育扶贫肩负着“两不愁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五个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重要任务。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行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投入体系、项目体系、资助体系和保障体系,组织动员全教育系统力量,合力攻坚克难,推动教育行业扶贫、定点联系滇西、定点扶贫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直属高校定点扶贫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力量配备上,2012年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 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承担了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定点扶贫任务;按照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片区的工作部署,22所直属高校承担了滇西专项扶贫任务。2019年,教育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充实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力量的通知》,新增19所高校采取“1+1”模式,由1所已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与1所尚未承担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共同定点扶贫一个贫困县,并增加江南大学助力其他中央单位完成定点扶贫任务。目前,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已全部投入扶贫工作。省属高校也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二是在工作任务上,各直属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定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当前的头等大事,举全校之力,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深入定点扶贫县开展调研,加大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选优派强挂职干部,帮助制定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年度减贫计划等。2018年,各直属高校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3394人次(其中,学校主要领导66人次),开展督促指导131次,选派挂职干部139人、村第一书记55人。发挥优势,创新帮扶形式,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与贫困地区扶贫短板结合起来,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推进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动全校力量,调动校友和社会资源,引导各类资金、管理要素等向定点县聚集,创新开展各类特色扶贫项目。

三是在组织领导上,加强动员部署,每年召开直属系统扶贫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定点扶贫的决策部署,分析形势、总结工作、找准重点,统筹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完善制度体系,2013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2019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强化工作指导,明确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加强示范引领,连续组织四届直属高校和两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举办三届教育扶贫论坛,示范实施“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 教授服务团走进贫困地区”“非遗扶贫”等活动,引导高校相互学习借鉴,探索多元化高校扶贫路径。加强理论研究,每年面向直属高校扶贫挂职干部组织开展扶贫课题,巩固形成高校扶贫理论成果和实践模式。强化各高校主要领导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意识,各高校均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推进扶贫工作事项,统筹多方力量形成扶贫合力。

四是在压实责任上,指导直属高校签署并履行年度定点扶贫责任书任务,提出六项主要指标“6个200”的底线任务要求。从2018年责任书完成情况看,44所直属高校共投入帮扶资金1.38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18亿元,培训基层干部2.34万人,培训技术人员3.73万人,购买农产品1.23亿元,帮助销售农产品3.27亿元,均超额完成任务。从2019年责任书签订情况看,各高校均达到底线目标。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连续两年实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年度考核工作,通过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深入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向高校“一对一”反馈了考核结果,强化了问题整改工作。各校均未出现“较差”等次,考核为“好”和“较好”等次的比例位居前列。2018年,国家级、省部级媒体宣传报道各直属高校优秀扶贫案例459次,15所高校获得全国或省级脱贫攻坚奖。截至目前,44个定点扶贫县已有20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总体上看,各高校均把扶贫工作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作为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锻炼干部、转变作风的重要方式,尽锐出战,攻坚克难,逐步形成了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

一是聚焦教育扶贫,助推当地教育补短板。各高校通过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帮助定点扶贫县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建立助教支教团队和实践基地,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如清华大学建立教育扶贫远程教学平台,开展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先后建立了1100多个县级远程教学站,其中包括55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培训学员240余万人。南开大学帮扶甘肃省庄浪县建设了29个“公能”素质教育发展教室,升级配置创客教育设施,已实现乡镇小学基本全覆盖,后期将陆续实现乡镇中学全覆盖,让更多贫困学生接受到了最先进的教育和技术。

二是强化智力扶贫开好脱贫攻坚药方子。各高校通过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适应定点扶贫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扎实开展调查、论证、研究、推广、培训等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咨询服务、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合阳县联手实施“三团一队”(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及合阳县本土人才组建“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2018年以来,实施项目帮扶52个,投入帮扶资金600余万元,培训贫困和专业技术人员10000余人次,引进动、植物新品种90余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88户,带动贫困人口8000余人。华南理工大学为云南省云县打造“‘1+5’五位一体”全域规划,构建“‘云县+社会+华工’三力驱动”扶贫链造血机制,着力打造“云游云县 康养一生”的总体形象,制定“1+5”的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包,预计2025年云县旅游人次将突破1000万人次。

三是开展健康扶贫提升医疗水平惠民生。相关高校通过发挥医学学科专业及附属医院作用,帮助定点扶贫县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和条件,提供医务人员培养培训、巡回医疗、远程医疗等,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如复旦大学在云南省永平县,通过支援设备、医疗队派驻、专家带教、岗位培训、会诊义诊、远程医疗等建设“立体”健康扶贫体系,选派7批36人次医疗队常驻永平,建立5个专家工作站,激活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级,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四川大学以自身医疗资源为基础,联合社会公益力量,聚焦西部贫困地区先心病患儿救治困难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充分整合大数据资源,实现对先心病儿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累计筛查儿童25000余名,募集救助资金3000余万元,免费救治先心病儿童1200余名。

四是促进科技扶贫,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各高校通过发挥学科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产业化,助推种养业、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中草药、民族文化用品、民族传统技艺等特色产业,形成经济发展新业态,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如华中农业大学探索出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6年来,学校组建29支教授团队,设立产业攻关项目39个,投入项目资金888万元,为湖北省建始县培育景阳鸡、魔芋、猕猴桃、茶叶、玉米、高山蔬菜、果酒、甜柿、枸杞、冷水鱼等10个优质特色产业,2018年产业总产值达15.62亿元,其中规模过亿元产业5个。贵州大学聚焦全省12个特色优势产业,聚力打好科技扶贫和校农结合组合拳,推进“博士村长”计划,在全省建立示范基地70余个,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5万余人次,辐射带动10万余农户脱贫致富,累计新增农业产值近71亿元,辐射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

五是加强社会扶贫,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各高校充分发挥社会交流特别是校友作用,针对贫困县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等开展专题研究,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信息服务、搭建电商平台等方式,帮助定点扶贫县拓展产品市场、树立产品品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厦门大学援建宁夏隆德县“康业扶贫产业园”(由校友企业投资5亿元建设,产业园规划占地1000亩),为入园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攻关等支持,引进校友企业入驻该园,建立“校企共建宁夏马铃薯食品研发示范基地”,实现产品升级,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中南大学帮扶湖南省江华县大力引进企业,以“公司+农户”帮扶模式发展规模种植、林下养殖,做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建立“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基地” “农村电商种植养殖合作基地”和“瑶都优品”电商平台,培训人才队伍,加强包装设计和物流配送,拓展销售市场,实现偏远农村小型农户群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六是创新工作模式,集中组织特色扶贫活动。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2019年,全国有122万名大学师生、2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对接农户74.8万户、企业2.42万家,签订合作协议1.68万余项,产生经济效益约64亿元;设立公益基金480余项,基金规模达3.6亿元。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2019年,共遴选239支大学生团队赴“三区三州”等242个县(区、市)的345个贫困村开展活动,进一步巩固推普脱贫成果,保障推普工作常态化。开展“科技小院助力脱贫攻坚”,探寻高校科技支农、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国科技小院联盟已在全国建立了127个科技小院,累计开展技术示范面积上千亩,推广应用技术5.6亿亩,共开展农民培训1470场,受训农民6.88万人次,编写农民培训教材229套。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牵头职责,督促直属高校切实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拿出符合攻坚要求的推进措施、工作力度和工作作风,坚持从严要求、真抓实干,扑下身子全力以赴帮助定点扶贫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是探索推进高校扶贫组团模式。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任务的不断提高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扶贫工作也要有新的组织形式、方法措施和目标要求。接下来,我们要探索开展地域群、组团式、联盟化的高校合力攻坚,认真做好高校扶贫“高质量、全方位、立体化”后半程工作。加强高校间扶贫工作的合作和交流,结合贫困地区需求,集聚部分高校学科专业优势或匹配互补优势,做大做强做优贫困地区产业,健全和巩固优化产业链条,打造高校扶贫新品牌。

二是加大高校扶贫的人才和科技服务支撑。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冲刺期,更加需要人才添智助力,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力量。加大高校扶贫人才智力贡献,组织引导更多的高校专家人才关注扶贫事业、投身扶贫行业,及时总结提炼、研究宣传扶贫工作的科学理念、优秀做法、有效路径和典型经验,形成一批扶贫理论成果和实践创新案例。加大高校科技成果支撑,推动落实《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计划(2018-2021年)》,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由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帮助打造新产业、完善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发展新兴业态。健全高校社会动员机制,引导规范建立高校扶贫、乡村振兴专项志愿者队伍等社会扶贫力量,有效补充高校扶贫、乡村振兴工作队伍。

三是促进高校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贫困县摘帽后,各高校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保持教育扶贫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提升教育脱贫攻坚质量,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压茬推进,组建成立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库,提前谋划2020年后扶贫工作、教育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相关工作,奋力写好新时期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奋进之笔”。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