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上海】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召开高校专家咨询委员会

日期:2015年02月05日  来源: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  阅读:

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高校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5年1月16日下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迎宾馆会议室召开。

会议由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名誉会长杨奇伟主持。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巡视员李瑞阳、上海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王立慷、正处级调研员沈永明和复旦大学等19所高校分管后勤的校领导以及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炳华、上海市教育后勤管理中心主任朱克勤、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沙德银,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领导班子及各分支机构主任出席了会议。

协会名誉会长杨奇伟说,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成立至今已整整五个年头。协会的工作取得了健康的发展,这离不开教育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领导的关爱和指导,也离不开上海高校的校长、专家、后勤同仁的支持和厚爱。

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热情地致欢迎词。他说,后勤保障工作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没有很好的后勤保障就难以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会议安排在上外举行,这对上外来说是一次向兄弟院校学习的极好机会,希望通过大家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后勤保障的能力,促进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化发展。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成冠润向与会者汇报了2014年协会的主要工作及2015年度的工作思路。他说,2014年是协会的换届年,也是协会通过上海市社团局规范管理4A级评估的第一年。协会紧紧围绕市教委学校后勤重点工作的要求,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规范行业组织行为,为政府提高高质量的资政服务,为建设新型的现代社会行业组织,为教育发展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紧密围绕市教委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二)围绕学校后勤服务需求,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深化学校后勤内涵建设,积极推进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四)积极推进企业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企业骨干队伍;(五)加强与兄弟省市协会交流,促进协会自身工作;(六)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胜利完成换届工作。在汇报2015年度工作思路时,他说,协会要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要求,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围绕市教委和学校中心工作,特别是上海作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后勤保障要求开展工作;巩固几年来常态化的后勤常规工作并加以提高;根据学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工作进行创新;以服务会员为核心进一步做好桥梁纽带工作。2015年的创新工作要筹备制定并推广公寓物业管理“六T”标准,评选首批公寓物业管理“六T”达标单位;还要做好校园“六T”管理的前期筹备工作,争取在2016年开展校园“六T”管理评比工作。

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王立慷在会上做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探索》的发言。他以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长效机制建设和高校节能工作实践为例。通过一系列数据对比,提出了学生食堂运行中值得研究分析的三大问题:(一)学生食堂公益性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如何建立;(二)校内餐饮市场劣币驱赶良币趋势如何有效扭转;(三)后勤运行风险如何防控。王立慷处长还提出了公共机构(高校)节能中值得深思的三大问题:(一)学校节能工作如何与其他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同开展;(二)政府与学校节能考核政策体系如何进一步优化完善;(三)学校节能工作如何提高市场、社会资源利用率。他说,从这两大案例集中反映了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其解决思路集中指向政府、学校如何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他指出,构建学生食堂运行长效机制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临时性成本补贴向长效价格调控机制转变;二是从政府主导、学校被动参与向政府托底,市场两级联动、分级调控转变,还要实现“两头控制”:一是源动成本控制,推动团体采购和农校对接;二是终端价格调节,政府设立市级“学生伙食价格调节准备金”,学校完善“食堂价格平抑基金”。他还指出,整体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构建高效节能监管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对高校能耗分项计量、实时监测、互联互通、分析预警和优化配置;逐步完善学校能源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定额管理、节能考核和信息共享六项机制。

复旦大学许征副校长在发言中说,协会的各项工作已走向成熟发展阶段。它的承接政府职能延伸的作用、政府和学校师生及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学校后勤改革助推器的作用十分明显。协会对学生食堂价格补贴的推进,举办“创新菜肴、点心”的比赛以及交大按学生兴趣和作息不同分配宿舍的做法和上海商学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介绍也都引起了我们的深刻思考。她也简要介绍了复旦大学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新思考、新举措,希望协会能提供各校的好经验,通过互相交流,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地扎实开展。

上海戏剧学院张伟令副院长说,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的管理可以使后勤管理更规范、手段更有力、效果更显著。现在高校的食堂价格已越来越远离市场,如何补贴困难学生,如何使补贴真正发挥作用,这十分需要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思路和做法。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万峰副院长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协会专业委员会对学校后勤工作的指导很具体、很有效。他还说,学校在推进后勤社会化、专业化的同时,深感还需要有一支自己的“子弟兵”队伍。因为这支“子弟兵”队伍姓“教”,学校对他们的掌控力强,但随着事业编制的干部职工逐步退休,学校的事业编制人员如何补充?事业编制的人员到底需要多少?这都是需要研究的课题。紧接万峰副院长的话题,海事大学肖宝家副校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瑾也都对后勤管理队伍的人才培养问题表示出忧虑和棘手,并希望协会能对这一些问题展开研讨。

协会副会长莫惠林结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改革实践,简述了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后勤服务于管理改革的思考。他说,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后勤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后勤面临着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高校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构建适合当前形势、符合自身特点的后勤保障模式。高校要加强后勤行政管理部门建设、主导、推动后勤行政管理改革和智慧校园、智慧后勤建设。当前,高校后勤市场合格的市场主体缺乏引进区域内姓“教”后勤服务专业公司是现实选择。

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肖宝家和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凌宇,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瑾都在发言中对节能减排工作表示极大的关注。他们分别介绍了从组织机构上、考核制度、考核标准上落实节能减排的思考与举措。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张峥嵘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对该校学生用餐的调查。他们从数据统计发现,小食堂的风味小吃供不应求,大食堂的就餐人数不足。对此现状,他们正在探索,试行让学生慢慢接受市场的做法,以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协会会长张世民在发言中说,学校后勤是社会的一个领域,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我们的服务对象有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希望低消费,又希望有高质量的服务。所以我们必须有三件事要做好,一是如何建立规范的校园市场;二是如何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三是如何建立一套法制化的监督体系。他在发言中,感谢大家发表的真知灼见。他说,希望大家把协会当成自己的“家”,当成自己的“孩子”,要在这个大家庭中经常交流。

市教卫工作党委巡视员李瑞阳在会上讲话。他说,这次会议很有意义,其特点是套话少,很实在,建议很好,分析到位。他强调指出上海后勤改革的基础好,有一个行之有效的“1+3”组织构架(即市教委职能部门加协会、公司和中心)。这“3”必须做实。他还说,学校后勤还有两个数字“69”(上海的高校数)和“1500”(上海的中小学数)必须抓好。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公益性与市场化的矛盾,他希望多召开这样的会,多通过交流,共同推进上海学校后勤的改革发展。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在发言中对上海的高校后勤改革和协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第一个文件就源自上海。现在协会的工作在全国也是标杆,充分体现了市场意识和法治意识。他在讲话中对学生食堂的价格,解决方法以及学生公寓管理、节能减排工作、信息化建设、农校对接等工作都谈了足以引起与会者深思的看法。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对上海学校后勤协会的工作一直十分肯定。他说,从协会的工作汇报和与会专家的发言可以看出,上海的高校后勤改革做得好,有实践,有思考,还值得一提的是思路可操作,思考有深度。会上,他寄予大家四句老话:(一)保障最为重要,服务最为光荣;(二)后勤保障工作一切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三)协会工作要研究如何承接好政府职能的延伸,做好让政府放心、学校欢迎的工作;(四)协会是智库,专家们对问题的思考,对实践的探索很有价值。寄予的新话是:要把事业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在大数据时代,要以信息化、规范化、集约化的手段配置生产要素,要通过新技术的介入争取更好的效益。他最后说,对大家的工作责任心和真知灼见十分佩服,希望进一步多作交流,不仅让上海分享,也要让全国分享。

协会名誉会长杨奇伟在最后总结发言时说,上海市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会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师生及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教育系统资源,激活持久动力,扩大改革效应,为政府提供高质量的资政服务,为建立新型的现代社会行业组织而不懈努力。


(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