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立足“四化”建雅舍 致力“四心”筑家园 建设“和家园”公寓

日期:2017年07月03日  来源: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阅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公寓围绕“和”字做文章,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和文化氛围,开展“和家园”建设。“和家园”立足“个性化”“精品化”“智能化”“家庭化”,致力于把学生公寓建构为“一见倾心”“深入人心”“别具匠心”“贵在知心”的大学生精神家园。

一、和美篇:楼宇个性化,打造“一见倾心”的美化品牌

“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注重学生生活区环境建设,在生活区投入500多万元建设了2个学生活动广场和20多个小景小品、休读点。“藤廊寄梦”、“麦浪浮金”成为校园十景中的二个,给初入学生公寓的大学生一见倾心的美化吸引力。

不仅生活区环境优美,每幢公寓楼也布置得美仑美奂、各具特色。门厅美化、“生活百廊”文化建设,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印染到各个楼内,在生活气息中透露出浓浓的人文文化。同时推出“一楼一品”的建设活动,各楼通过举办新生楼道美化大赛、打造个性化楼道、节日门厅装扮等活动,由楼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营造不同氛围,如女生楼开设美容角、书画角、男生楼开设健身角、舞龙队、航模角、多肉角等,楼宇内涵更加丰富,处处充满温馨和活力。

“一楼一品”的品牌建设还体现在规范化的服务上,把不同的品牌建设,建立在相同的规范基础上。为促使公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公寓管理中心全面推行6S管理工作,并成立6S管理推进小组,划分四个片区,明确各片区责任,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现场检查、日常指导、整顿改进等方法,全面提升6s管理工作水平。6S管理工作推行后,公寓的管理和服务井然有序,规范高效。

二、和谐篇:活动精品化,建构“深入人心”的高雅文化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公寓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公寓文化活动,不仅数量多,而且活动组织力求精益求精,每个活动都贴近学生生活、凝聚学生智慧、启发学生爱心,充分发挥以文化人、德润人心的作用。自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的公寓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开展了170项活动,每年都吸引了近万名同学的积极参与。每届公寓文化节均以“我的寝室我的家”为主题,历时一个月多,期间开展特色寝室大赛、书画摄影手工作品展、多肉植物播种比赛、羽毛球比赛、游园会、寝室长培训等十余项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寝室温暖,传递幸福与快乐,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公寓文化节在2007年被评为首批校园文化精品项目,2008年被评为全国公寓文化交流二等奖,2010年获全国优秀文化成果策划案一等奖。例如2016年的公寓文化节,仅围绕60周年校庆展开的一项活动:“寝”定杭电系列活动,就吸引了6174名校友参加。

除了公寓文化节,还举办“文明寝室建设月”活动,通过“健康周”、“美化周”、“安全周”、“文化周”活动,来加强学生在文明寝室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倡导“文明生活、健康成才”,培育尚美、健康、乐观、向上的寝室精神。

如今,公寓文化活动已从最初的引导学生美化宿舍环境,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上升到凝聚寝室精神、营造特色文化氛围、打造品质和谐家园的文化大主题。我校1900影音工作室原创文明寝室创建主题曲《房间》,风靡大学校园,并成为电视剧《大丈夫》插曲。我校的公寓文化也受到社会的关注,多次被网络、报纸、电视台所报道。

学校为了把公寓文化建设精品化、常态化,还在学生公寓开设了“思政工作坊”,开展思政工作与公寓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三、和暖篇:管理智能化,升级“别具匠心”的智慧公寓

在互联网时代,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校顺应时代变迁,运用智慧化的手段进行公寓管理,实现“安全守护高科技,人性服务高智能”。

安全感是“和家园”建设的基础,我校依托学校电子信息的特色优势,在公寓区大力建设高科技的安防系统,很多安防技术是学校原创,目前,已建成多维度的科技安全网。

学校于2001年就开始建设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智能后检索系统、视频质量诊断系统、人脸抓拍比对识别系统、目标行为分析等智能设备和技术。随后,我校又在全国首创使用基于即时图文信息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S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于一体“校巡通”系统,研发使用了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二维码识别技术的消防管理系统——“消巡通”系统,开发了消防水压远程实时监控平台。2010年7月又率先在学生公寓安装智能无障碍通道门禁系统。另外,我校学生公寓还安装了一键式IP对讲可视报警求助系统、消防门一键开启系统、楼宇外围主动式红外对射报警系统。目前,我校新研发的“魔眼”产品——宿舍智能用电及环境安全监控系统,已完成实验室功能测试,并在部分宿舍楼进行实际应用测试。

我校的智能安防产品不仅获得如公安部安防产品三等奖等奖项,还被《钱江晚报》、杭州明珠电视台、《中国日报》、《网易》等20多家媒体给予专题报道。部分产品通过产业化向全国推广。

在公寓管理上我校也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每幢公寓楼都建立QQ群、微信群,加强生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2014年推出“杭电公寓中心”官方微信,目前关注量已经超过2万,累计发布图文信息553条,阅读量达373259人次。开通网上水电查询和微信报修功能,微信报修占总报修数的98%。在提供各种服务信息的基础上,开通了“汤阿姨讲故事”师生互动栏目。在浙江省和全国高校新媒体风云榜评比中,“杭电公寓中心”微信公众号多次荣获周榜单冠军。

学生寝室内务引入PAD打分,生活指导老师手持PAD对每个房间快速检查打分,成绩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同步到服务器,并对卫生数据进行分析,按楼、按学院排名。通过PAD拍照留存,做到了“有图有真相”,学生可以网上查询成绩,辅导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公寓的情况,有利于公寓思政工作的齐抓共管。

四、和乐篇:服务家庭化,营造“贵在知心”的精神家园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一直以来秉持“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宗旨,由公寓辅导员、生活指导老师、优秀研究生组成的管理小组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变“集体化管理”为“家庭式教育”。

家庭化首先是体现在服务上的无微不至。各楼为学生提供一系列便民服务,如出借寝室钥匙、小五金工具、清洁用具、针线包、打气筒,提供日常药品、垃圾袋,提供每日天气预报,代同学接待来访者、转告留言、寄存物品等,并与饮食服务中心协商,联合推出病号餐服务项目。

家庭化再则体现在管理上的以人为本。公寓服务中心每年都推出“十百万”计划——为学生办十件实事、召开百场学生座谈会、服务万名学生计划。每年分层分级召开问需座谈会,了解学生需求,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结合工作实际,为学生办十件实事。2016年,重点推出主题为“心中有爱,服务你我”的“爱心服务日”工程,开展关于寝室卫生、个人卫生的17项服务,全年累计服务上万人次。目前,爱心服务日活动许多项目已由学生承担,爱心服务逐渐由工作人员服务学生转变为学生自我服务。作为爱心服务的延伸,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开设了“公寓爱心小屋”,收集全校师生捐赠的日常用品、书籍、衣物等,由贫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取。

家庭化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上关怀备至。公寓服务中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特殊同学提供便利,如楼门口增设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同学出入。平时积极探望生病同学和帮扶贫困同学。邀请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指导师定期深入公寓,并在公寓楼内设置“心灵驿站”,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安慰、疏导,让他们感到温暖,释放压力。每年的毕业生离校期间,各公寓楼均拍摄了“全家福”合影留念,并送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希望他们常回“家”看看。寒假制定的《留校学生春节期间活动安排表》以“e家园”为主题,布置了29号楼的“学生交流吧”作为假期学生的学习活动场所,提供有线网络、电视、书籍,开展“聚e聚”、“暖e暖”、“留校e群人开心过e年”等活动,并精心准备了年夜饭以及免费亲情电话,营造温馨、浓郁的节日氛围。

家庭化更体现在师生关系的良师益友上。公寓服务中心要求生活指导老师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爱学生。调整生活指导老师正常工作时间为中班(8:00---16:00)和晚班(12:30---20:30),并要求深入寝室开展谈话谈心工作,每天至少走访一个寝室,与学生聊天一小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业指导和思想引领。现在,学生称呼公寓管理人员已经从“老师”、“阿姨”变成“唐爸”、“蓓姐”。

家庭化的氛围拉近了学生和公寓管理、服务人员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公寓管理中,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公寓管理人员能在工作中感觉快乐、收获成就感。学生也把管理老师当成亲人、家长。学生毕业回家路上钱财失窃,第一时间求助的,是公寓的值班阿姨;毕业研究生在结婚典礼上,请来当着数百名亲朋好友做证婚人的,居然是公寓中心被评为首届“浙江省感动公寓人物”的维修工唐兴昌。学生与公寓管理人员之间感人的故事,仅在公寓中心编录的《e家好故事》中,就有好故事82篇。

自开展“和家园”建设以来,寝室安全了,公寓温馨了,家长放心了,学生满意了。学生满意度年年提升,由2014年的89.27分提升至2015年度的89.35分,再提升到2016年度的94.52分。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各楼累计收到表扬信、感谢信、感恩卡等达504件。


(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主任  林小惠 )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