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中国美术学院坚守“三美育人”(美境、美育、美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融通,将劳动教育与“三全育人”形成协同育人格局。确立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扩充“三美”内涵,国美后勤创新性地营造五“美”生活(美寓、美味、美境、美艺、美心),挖掘自身特色,构建优质课程资源。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劳动教育实践必修课,同时面向学分制学生开设社团选修活动。
国美后勤持续深化后勤劳动育人基地作用,成立劳动教育实践课讲师团,聘任后勤生活导师,将课堂“搬”到了学生公寓、餐厅、桃林、茶舍、池塘等生活空间,三个校区千余名学生参与了国美味道体验官、美“树”生桃树涂白、艺塘寻鱼等12门“劳作上手”劳动实践课程。课程通过“以劳育美”的方式,把劳动的精神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入后勤日常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中,劳动教育深度融入学生的日常培养全过程,不断推进中国美术学院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美寓
公寓管理员初体验
当第一片枯黄的树叶宛如蝴蝶般翩翩起舞,当那略带寒意的冬风轻柔却又不失力度地拂过脸颊,广袤的天空下缓缓勾勒出一幅秋冬更迭的壮丽画卷。在这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季节交替之时,校园化身为一片洋溢着探索精神与实践热情的劳动天地。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每一处角落跃动着的青春与收获的旋律。
在体验公寓管理员的日常工作时,同学们摇身一变,成了超尽责的 “宿管小达人”!他们像一阵风,轻轻推开一间间宿舍门,不放过任何一个小角落。要是瞧见哪儿乱了,就立马开启 “碎碎念” 模式,督促室友整理。一时间,宿舍里满是欢声笑语。
美艺
低碳绿色校园设计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堆积成山的垃圾,以摧枯拉朽之势截断自然的吐息,我们越发难以看见干净美好的自然风景,只能从垃圾山的缝隙中,窥见往日自然的壮美悲歌。我们要怎么才能挽救奄奄一息的自然母亲。”
美境
校园美境体验官
“分苗、种苗、灌溉,在根系与土壤的对话里发现一场日出。这段难能可贵的体验中,我们既感受了山水田园自然的和谐,又体会到劳动人民勤劳的厚重。”
暖阳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林间,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暖的邀请函,引领着学生们踏上这场为大地涂上色彩,为树木披上冬衣的旅程。
他们手握“魔法刷”,耐心地为树干穿上洁白的冬衣。学生和老师们一边涂抹,一边轻声细语地交流,仿佛在对树木说:“别担心,这个冬天,我会保护你。”树木似乎也在以它们特有的方式回应,微微摇曳的枝叶仿佛在表达感激。
此外,他们还变身小菜农,亲手播种下一颗颗蔬菜种子。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挖坑、放种、浇水,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想象着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为校园生活增添一抹自然的清新与乐趣,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美味
早茶非遗课堂
“自己包的,就是好吃!”“课堂上,不仅开了‘味界’更打开了眼界。”“尝一口自己做的点心,那味道太赞了!”
点心师傅灵巧的手指在面团和馅料间跳跃,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点心就呈现在眼前。师傅们将点心放入蒸笼中,不一会儿,随着诱人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美味的点心就出炉了。同学们模仿着师傅们的动作,大展身手,兴奋地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点心。
面粉与水交融,匠心与温度相伴,烧麦在掌中成形,承载着千年广州早茶的风华。每一捏,每一转,都是对传统的传承与对未来的期许。
美心
艺塘寻鱼-干塘捕鱼活动
“抓鱼者们全神贯注,紧盯泥塘,双手如灵动的夹子,迅猛出击。有人屡屡落空,却毫不气馁;有人一把擒住,兴奋高呼。我虽未下塘,却被这场景深深感染。”
“开渔喽!‘艺塘寻鱼’中国美术学院干塘捕鱼活动开始!”一声令下,锣鼓齐响,一百多位穿戴整齐的“捕鱼达人”蜂拥入水,俯身抓鱼,场面好不热闹!
每一次撒网,都充满了期待与惊喜;每一次收网,都伴随着欢呼与雀跃。学生们在欢笑与汗水中,学会了团队协作,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当一条条鲜活的鱼儿跃出水面,学生们脸上洋溢出的不仅仅是收获的喜悦,更是对劳动价值的深刻领悟。
在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框架下,由国美后勤、学生工作部联合组织开设的“劳作上手”系列课程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们与自然、与劳动之间的情感纽带。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在劳动中绽放璀璨的光彩。风华绘卷新,青春织梦行,笑语盈芳春。待到再聚辰,欢歌醉星辰,乐章永绵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