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萌新。2025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国美后勤联合校园建设管理处、校团委在良渚校区中心湖畔组织开展「种个春天 “浇”个朋友」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植树节活动。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党委副书记傅巧玲、纪委书记陈于杰、副院长夏文莉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和后勤工作人员参加,共同为校园增添绿意。
种下一棵树
本次活动,国美后勤精心准备了樱花、红枫树苗近百株。师生们有序“认养”树苗,在良渚校区中心湖畔书写艺术与劳动的共生叙事。
在这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堂上,同学们俯身捧起新苗,与千年良渚文明绵延的脉搏对话。通过劳动实践,让艺术回归大地。
命名一棵树
国美人以“名”寄情,诗意栖居。「命名一棵树」活动征集到树名近百个,最终选定“风扬”“万椿”“醉霞”“即照”“有意”“晓雪”“虫二”“祥木”等八个树名,既承载文化底蕴,又呼应树木特质。
拥抱一棵树
拥抱一棵树,获得心灵疗愈。抱树是一种生命的链接,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从自然中得到治愈和快乐。拥抱树木,也拥抱彼此。
领养一株植物
领养一株植物,与春泥签下同频的呼吸契约。后续持续四季的养护,将劳动升华为生命的沉浸式创作。艺术不再悬浮于画布,而是从土地深处抽枝散叶,绽放成大地最动人的注脚。
品尝一口春天
良渚校区中心湖畔,国美后勤精心准备春日甜点,将江南的春意洇染成可触碰的温度。同学们用舌尖丈量春天的纬度,每道滋味都是大地写给味蕾的情书。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以木寄情、以林养德的文明基因。从「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的庭院雅趣,到「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的美好向往。千年林荫里绵延着中华文明对自然的敬畏与共生智慧。
国美后勤为本次活动做出了充足准备,全力保障植树活动顺利开展。后续,后勤人也将持续做好树木绿化养护工作,共同建设绿色校园。
阳春三月,万物盎然,在“3.12植树节”当天,为打造绿色生态校园,南山校区服务中心物业部与春同行,通过开展爱绿植绿护绿活动,为校园增添一抹春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通过树木种植与养护的劳动教育课堂,积极发挥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劳作中感悟生命律动,在协作配合中培养责任担当,在生态实践中深化环保认知,构建起"知行合一"的育人新范式。
自中国美术学院提出“劳作上手,读书养心”的生活倡导以来,国美后勤已形成“五美并举”的劳动教育课程矩阵,开展了美“宿”管理实践、美“寓”空间营造、美“艺”设计行动、美“树”生态养护、美“味”食育工坊等系列劳动实践项目,帮助同学们在实践参与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为更好地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国美后勤以植树节为窗口,将劳动教育转化为看得见的绿色行动。每一株新苗都是立体的教科书,每一次培土都是生动的思政课。让我们携手共绘“春山可望”的生态画卷,共同积蓄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资本,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惠泽后世的幸福不动产。
劳作塑心,新绿成诗;湖山成诗,美育无声。